欢迎访问常熟理工学院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2019届毕业论文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18-11-28 阅读量:


为确保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使各系、各位毕业生进一步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安排、材料准备以及注意事项等,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按双向选择原则,确定指导老师及其指导的学生,报学院分管领导审定并在学院网站公示,提高“双导师”指导比例

1、时间:2018年10月30日之前。

2、要求: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助教原则上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论文。同时,为了更好地推进双导师制,各个专业教师从新一轮聘任的双导师中选择校外导师,提高“双导师”指导比例,特别是指导学生数量多的教师。

二、确定选题,强化选题论证,落实“真题真做”要求

1、时间: 2018年12月24日之前,系主任组织相关教师审核选题并提出修改意见,指导老师应根据修改意见对选题作出调整并通知学生在20181224日前在“毕业论文系统”中完成选题相关工作。

2、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应结合社会生产实际、教师科研课题、教学实验项目建设等实际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课题来源建议统一选A:结合社会生产实际。

(2)鼓励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完成与实验、实习、工程实践、社会调查等各类实践过程相结合;

(3)原则上学生应一人一题,对确需有多名学生共同完成的课题,必须明确由每位学生独立完成的内容;

(4)指导教师拟定选题时要充分地推敲论证,选题一旦确定,原则上不得随意变更;

(5)指导教师填写选题信息(如 “毕设类型(毕业设计or毕业论文)”)请认真、仔细、真实填报。

三、强化过程管理,统一组织开题报告答辩(可以与选题论证结合在一起)

时间:2019118号之前(集中实习的专业开题报告另选时间安排)。

指导老师督促学生抓紧时间开展课题调研,文献查阅,完成开题报告。为更好推动毕业论文工作,按照学院教学教改的目的和要求,所有专业都必须进行开题报告答辩,具体工作由各系组织完成(各系列出开题报告答辩时间表,提前在网站公告)。

(1)2019年1月18日前学生在“毕业论文系统”中填写完成开题报告,并由指导老师完成审核。(集中实习的专业开题报告审核可以放在2019311日前)

(2)开题报告按规范格式填写,研究目的与意义要阐述清楚,在研究中解决的问题要明确;国内外研究概况实质是文献综述内容的浓缩,要充分反映学生对课题相关信息的掌握程度(指深度和广度);研究方案的设计要满足研究和论证的需要,研究方法组合科学,研究思路清晰,技术路线合理;论文提纲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能反映论文各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文献综述是在对与毕业论文题目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整理、归纳的基础上,概述该主题内容而形成的一种文献调研报告。学生撰写文献综述应参阅20篇以上的中外文献资料(其中图书类文献应少于1/3),文献综述应不少于3000字。文献综述要求语言概括、信息浓缩、内容客观,且能比较好地反映与本课题直接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四、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工作

1、时间: 201931日前(开学第一周)

2、检查材料: (1)“选题论证表”、(2)“开题报告”、(3)“中期进展情况检查表”、(4)“过程情况记录表”。

3、要求:

(1)选题论证表、开题报告、中期进展情况检查表按要求和时间节点完成。

(2)“过程情况记录表”中的指导过程记录应不少于8次。

4、检查方式:教务办从毕业论文系统中导出上述电子材料,学院统一组织院督导进行中期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

5、除中期检查材料以外,学生在毕业实习(学校统一安排是在开学第二周)之前还需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学生外出实习必须经指导老师签字同意,并报学院备案。

五、毕业论文答辩

时间:2019527日前。

为不断提升我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防止学术不端行为发生,2019届全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在答辩前均须经过中国知网“PMLC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检测,要求查重率≤30%。

1、答辩委员会

主任:张国平

成员:马军伟、施杨、陈艳、靳代平、居俊、胡孝平、朱福兴、王福鑫、耿香玲、闫晶

2、各系答辩小组(另定)

3、答辩日程安排:

专业

批次

答辩时间

财务管理

本二、专转本

20194月下旬或5月上旬

经济与金融

本二

20194月下旬或5月上旬

文化产业管理

本二

20195月上旬

酒店管理

本二、单招

20195月上旬

公共事业管理

本二

20195月中旬

工程管理

本二、专转本

20195月中旬

市场营销

本二、单招

20195月上旬

物流管理

本二

20195月上旬

4、答辩地点(另定)

5、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与办法

毕业论文是毕业论文工作的主要材料。是毕业论文工作质量控制的关键点。论文格式要符合学院的规范要求;论文的文字量应不少于8000字;论文应有作者本人的观点和见解,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或学术价值;论文中资料翔实可靠,有较强的论证和分析能力;论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笔流畅;在答辩中能流利地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准确地回答提问。

根据毕业论文的质量,毕业论文的成绩分为优秀(90以上)、良好(80-89)、中等(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以下)五个等级。

毕业论文成绩比例为指导教师占30%,评阅教师占20%,答辩小组成绩为50%。未满70分,不能授予学位;未满60分,不能毕业。

6、论文答辩注意事项

◆答辩准备

1.学生将毕业论文打印稿(3份)带到指定地点,交给答辩组老师;否则不能参加答辩。

2.论文过程材料要求齐全、准确和完整,否则取消答辩资格。

注意:(1)所有材料要前后一致,准确无误,特别是毕业论文选题;(2)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论文查重或查重不合格者直接进入第二次答辩;(3)二次答辩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论文查重或查重不合格,不安排答辩,推迟毕业。未按规定时间在毕业论文系统内提交论文定稿或提交论文定稿查重不合格则按规定重做论文或推迟毕业。

◆答辩过程

每名学生答辩时间约为15分钟。其中:

1、每位学生进行陈述,时间5分钟左右。

2、答辩组老师进行提问,学生记录。

3、学生回答问题时间10分钟。

答辩结束后,协助答辩秘书完成“答辩记录表”的填写工作。

◆答辩结果

答辩结束后,由答辩组进行合议,确定答辩成绩,通过答辩、重大修改和二次答辩三种结果。其中,论文重大修改判定的基本标准如下:

1、论文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

2、论述依据不够充分,调查、设计、立论或计算方法有错误;

3、论文的格式存在多处不规范;

4、论文内容表述存在较大问题;

5、存在其他较为严重的影响论文质量的问题。

如出现上述问题之一者,答辩小组可判定论文需要进行重大修改。

其中,论文二次答辩判定的基本标准如下:

1、论文结构存在重大缺陷;

2、调查、设计、立论或计算方法有严重错误,或编造数据、信息情况较严重;

3、论文内容、论证过程、文章格式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4、存在其它严重的影响论文质量的问题;

5、答辩时有原则性错误,经启发后仍不能正确回答。

如符合上述标准之一者,答辩小组对论文成绩可判定为不合格或基本合格,并要求学生作重大修改并进行二次答辩。

◆重大修改和二次答辩的再评定

重大修改的论文学生需要按照答辩小组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经指导老师签字认可,将论文重新提交给原答辩小组审议。修改的论文取得原答辩小组过半数成员的签字认可后,答辩小组成绩按中等(70-79分)成绩记入等级评定表。若学生未按要求认真修改、答辩小组认为修改不到位,答辩小组成绩按及格记入等级评定表。

二次答辩由学院答辩委员会授权,指定专业老师组成答辩小组,指导老师回避。对二次答辩论文进行最终答辩判定的基本依据为一次答辩时由答辩分委员会提出的论文修改意见以及“常熟理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若学生未按要求认真修改、答辩小组认为修改不到位,答辩小组成绩按及格或不及格记入等级评定表。

六、其他工作

1、6月初各系检查毕业论文材料、毕业论文过程材料,整理归档。(含电子稿)。

2、6月初各系完成毕业论文工作总结交学院教务办。

3、6月初上传毕业论文至图书馆。不上传者,图书馆不办离校手续。

七、特别规定

1、各系主任提出评阅教师评阅论文名单初稿,学院分管领导审核后实施。

2、各系主任审核毕业论文答辩资格,提出答辩名单及顺序初稿,经学院分管领导审核后统一公布答辩名单及顺序。

3、凡指导老师评分≧90分的论文,答辩由学院答辩委员会组建答辩组直接答辩(每个系分配的优秀名额为学生人数的5%,指导老师推荐要好中选优,也可以不推荐)。如总分达不到70分者不再安排二次答辩。

4、学院鼓励学术争鸣、百花齐放,但指导老师不得直接干预、质疑评阅老师、答辩小组正常的评阅和答辩工作。如对评阅、答辩意见有异议的需向学院答辩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诉意见并陈述理由,学院组织相关专家作出裁定。

5、凡确定为双导师名单的,第一指导老师为校外导师,第二指导老师为本院教师。具体论文工作由校内老师负责,校外导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确定写作主题、提供素材和调研支持。

八、本工作方案由学院负责具体解释 。   

附: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20181030日前

学生老师双选并公布名单

20181224日前

在“毕业论文系统”中完成选题相关工作

2019118号之前(放寒假前)

各系统一组织开题报告答辩(集中实习的专业开题报告另选时间安排)

201931日前(开学第一周)

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学生交毕业论文初稿,指导老师审核同意,学生方可实习

2019527日前

各系组织答辩


常熟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