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熟理工学院商学院!

关于做好2023年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准备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4-07 阅读量:


为深入贯彻和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认真执行《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常熟理工学院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工作部署,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经研究现规划安排2023年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工作,具体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基本原则

1.提升高阶性。课程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课程内容强调广度和深度,突破习惯性认知模式,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2.突出创新性。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及时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

3.增加挑战度。课程设计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加大学生学习投入,科学“增负”,让学生体验“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严格考核考试评价,增强学生经过刻苦学习收获能力和素质提高的成就感。

二、申报类型

本次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申报,分为“线上课程、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社会实践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五种本科课程类型。

1.线上一流课程。即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突出优质、开放、共享,打造中国慕课品牌。构建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类别更加全面的精品慕课体系。

2.线下一流课程。主要指以面授为主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重塑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打破课堂沉默状态,焕发课堂生机活力,较好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作用。

3.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主要指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学时间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式课堂、混合式教学,打造在线课程与本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大力倡导基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应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优质课程申报。

4.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课程应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非实习、实训课程,配备理论指导教师,具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学生70%以上学时深入基层,保证课程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课程主题比如: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法治中国、文化传承、红色传承、革命精神、科技下乡、艺术下乡、非物质文化保护、弱势群体关注、关爱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关注环境保护、产业先进、文化传播、法律宣传、设计下乡、创新创业、共同富裕、城市发展、深度调研、深入基层等。

5.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着力解决真实实验条件不具备或实际运行困难,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综合训练等问题。形成专业布局合理、教学效果优良、开放共享有效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

三、推荐要求

1.推荐课程须为普通本科高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本科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通识课等独立设置的本科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等。

2.推荐课程须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至2023年1月底)的建设和完善,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承诺入选后将持续改进。此前参加过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但未通过认定的课程,须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在上次推荐之后至少经过一个完整教学周期的改革实践方可申报。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授课的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如符合教改设计理念并取得预期效果,可视为完成一个教学周期。

3.课程可由主讲教师个人申报或团队负责人牵头申报。课程负责人只能申报一门一流的本科课程。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须为我校正式聘用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团队主要成员一般为近5年内讲授该课程教师,师德师风好,教学能力强,积极投入教学改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必要的技术支持人员可作为团队主要成员。参与申报课程的所有团队成员均须由其所在学校(或工作单位)校级党委或相当级别党组织出具政治审查意见。

具体申报推荐要求可参考2021年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和相关要求。各类课程申报书(模板)见附件5。

四、组织申报

1.参照2021年《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和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工作的通知》(苏教办高函〔2021〕14号)。本次申报准备学院可在2022年申报清单(附件7)的基础上继续推荐,学校将进行动态管理,最终根据江苏省教育厅2023年关于一流本科课程申报的具体通知组织评审后确定推荐课程名单。请各学院参照教育部、教育厅申报文件精神,提前准备申报材料,各学院择优规划推荐。

2.在吃透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课程负责人认真填写各类课程申报书,确保申报材料真实可靠和高质量。并根据不同申报课程类型提供对应的支撑材料。请各学院务必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申报。

五、材料要求

1.请各学院在2023年4月18日前将一流本科课程汇总表(附件4),申报书及其支撑材料(附件5)电子版,发送至邮箱114997684@qq.com,电子材料命名为学院+课程负责人+申报课程类型+课程名称。

2.2022年已预申报的准备项目再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同本次材料一同提交电子材料,提交内容同上。2022年已申报课程清单见附件7,如有变化,请按照相关要求重新提交材料。

3.教务处将于4月组织专家针对性指导,最终根据江苏省教育厅2023年关于一流本科课程申报的具体通知组织评审后确定推荐课程名单。

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联系人:张晞汤华珺;联系电话:52251180。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联系人:李亮联系电话:52251958

教务处

2023年4月7日

附件:

附件1: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附件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参考)

附件3: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和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工作的通知(参考)

附件4:常熟理工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学校推荐汇总表

附件5: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参考)

附件6: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及与江苏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对接要求(参考)

附件7:2022年申报一流课程清单

  • 附件【相关附件.zip】已下载